今年冬季,“支原体肺炎”“流感”“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抱团上热搜,身边的“小咳人”“老咳人”随处可见,各地医院“门诊爆满”。支原体、流感、细菌、腺病毒等等出现叠加感染或者轮番上阵,造成呼吸道疾病病因复杂、病程延长。这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支原体肺炎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在院外感染的肺炎中,有半数是由肺炎球菌感染引起。这种肺炎是引起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
一、什么是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又称肺炎链球菌,是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化脓性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其次为支气管炎。肺炎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脑膜炎或败血症等。
人是肺炎球菌的唯一宿主。肺炎球菌常临时定植在正常人的鼻咽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正常情况下,该细菌多数不致病或致病力弱,当机体存在感染、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致呼吸道异常或受损伤时才引起感染,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疾病人群发生肺炎球菌感染的危险性较高。
二、肺炎球菌感染的治疗
针对肺炎球菌感染,通常选用抗菌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现有研究发现,肺炎球菌耐药情况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时有发生,治疗难度增加,因此做好预防措施很重要。
三、怎样做好肺炎球菌感染预防措施?
1.积极预防和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
2.鼓励户外活动,提高身体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尽量减少被感染;
4.积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有益于减少严重的肺炎球菌性疾病。
四、为什么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关于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发布会中强调,要继续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呼吸道疾病。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国内外研究证实,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肺炎球菌的风险,减少细菌耐药性,还可通过降低脑膜炎、肺炎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护理、交通成本和间接误工成本,避免潜在后遗症相关成本,从而减少个人、家庭、医疗卫生系统和全社会肺炎球菌性疾病相关经济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之一。
五、怎样选择肺炎球菌疫苗?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肺炎球菌疫苗主要有13价多糖结合疫苗(pcv13)和23价多糖疫苗(ppv23)两种。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前往接种单位(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咨询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编辑:彭玥